我們,不忘使命,為遼寧振興添磚加瓦 開啟新時代偉大航程 學習貫徹十九大征文 黨建研究中心赴沈陽市兒童福利院慰問 關于開展“盛京杯”我為黨旗爭輝征文活動的通知 關于召開“新時期黨的建設、理論宣傳及企業(yè) 關于召開“新時期黨建工作研討會”的通知
今天是:2024-12-22 星期日  
>
拓寬人才工作視野  服務文化旅游事業(yè)
來源:遼寧黨建網(wǎng) 信息動態(tài) 閱讀量:3105 發(fā)布時間:2016-05-20 19:34
會員登錄
  • 用戶名:
  • 密碼:
登錄
新用戶注冊
拓寬人才工作視野  服務文化旅游事業(yè)
                   
                   新民市人才工作辦公室  馬紅梅
 
2016年5月10日,是新民市文化旅游工作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由新民市人才辦牽頭,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旅游局、文物管理所等單位參加的“張氏父子”故居地遺址標識碑揭幕儀式在新民市城區(qū)新柳街道北八寶胡同舉行。揭幕儀式的消息被《人民網(wǎng)》、《遼寧日報》網(wǎng)絡版頭條、《搜狐焦點網(wǎng)》、《今日頭條》、《遼寧網(wǎng)》、《沈陽網(wǎng)》、《中國沈陽政府網(wǎng)》、《沈陽日報》數(shù)字網(wǎng)絡版、《沈陽新聞網(wǎng)》編發(fā)。5月12日,《沈陽日報》《遼沈晚報》做了相關報道。消息在新民私協(xié)公眾微信平臺發(fā)布當日點擊率近萬次。揭幕儀式以來,到遺址地參觀游覽的游客絡繹不絕。
 
曲折尋找
2009年起,新民市委組織部、人才辦把編輯《天南地北新民人》叢書作為一項目常態(tài)工作,目前叢書已編輯三卷。2015年編輯完成的《天南地北新民人》第三卷收錄了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參謀長張學思的事跡(文獻記載:張學思出生于遼寧省新民縣)。張學思系張作霖第四子、張學良同父異母的弟弟。張學思的經(jīng)歷勾起新民市人才辦吳權印主任幾年前的一樁未了的心愿——尋找傳說中的張作霖、張學良在新民的故居地遺址。
2012年6月,吳主任將他參編的《天南地北新民人》第二卷贈送給攝影家黃爾貴老師,此前黃老師為《天南地北新民人》編輯工作提供了許多幫助。兩人在交談中提到許多名人在新民的掌故。黃老師說,清末民初“張氏父子”曾經(jīng)在鴛鴦胡同、警察胡同一帶(今新民市城區(qū)北八寶胡同)居住,黃老師兒時“張氏父子”故居還在,現(xiàn)在可能還有建筑遺跡。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吳主任與黃老師分手后的一段日子,曾多次尋找“張氏父子”故居遺址,但始終沒有找到?!短炷系乇毙旅袢恕返谌硎珍洀垖W思,吳主任那個埋在心里的尋找故居地遺址的念頭又復蘇了。他決定求助新民市文物管理所所長宋長新,和他共同尋找張作霖、張學良、張學思故居地。期間,新民市文化館張國璽老師提供了一張他珍藏多年的清末民初地圖《新民縣街市全圖》。吳權印、宋長新、張國璽將文獻資料與《新民縣街市全圖》比對,終于確定了“張氏父子”故居的大概位置,當時三人心情既緊張又激動。三人約好,在當天下午到北八寶胡同進行實地考察。他們在曾經(jīng)多次駐足的一堵白墻后面發(fā)現(xiàn)了一堵白灰勾縫的青磚墻。大家眼前一亮,難道這就是“張氏父子”故居遺址?
遺址幸存
人才辦以文件形式向文管所發(fā)了請求確認“張氏父子”居住地遺址的函。文管所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tài)度,開始了專業(yè)考據(jù)工作。宋所長在尋訪過程中了解到,青磚墻遺址為清末民初“信和店”所留遺跡。史料記載,“信和店”正是張作霖、張學良、張學思在新民生活的地方。宋長新館長開始尋找“信和店”的后人。無巧不成書,吳權印主任在沈陽大學新民師范學校讀書時,他的物理老師劉福安就是“信和店”店主的后人。宋所長、吳主任幾經(jīng)尋找得知近90高齡的劉福安老師退休后在沈陽居住,劉老師也偶爾回老家新民。宋所長見到劉老師,劉老師為他講述了一段鮮為人知的舊事:劉福安的曾祖父是“信和店”主人、清朝五品劉殿選,是張作霖的義父。劉殿選當年騰出“信和店”三間屋子給張作霖居住。
“信和店”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紅衛(wèi)兵拆毀,后來原址建了現(xiàn)婦幼保健所。在一位知情老人的堅持下,在婦幼保健所扒掉圍墻建房時,留下了那堵白灰勾縫的青磚墻。再后來,這位老人的挨著婦幼保健所的平房也要拆遷改造,老人繼續(xù)據(jù)理力爭,保存下了這個遺跡。另一位不知名的有心人在這青磚墻的外面砌了保護性套墻,這處遺跡從此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劉福安老師的傳記《年輪》一書中就有“張氏父子”在“信和店”生活的記載和清史檔案的影印文件。“信和店”是張氏父子在新民故居,這個結論得到了沈陽市張氏帥府原館長郭館長的完全認可。他表示,這個結論沒有爭議。
歷史追憶
張作霖是清末民初中國政治舞臺上重要歷史人物,1902年11月14日(清光緒28年10月15日)在地方官紳張紫云、杜泮林等人保薦下,并經(jīng)盛京將軍曾琪批準,令新民知府增蘊招撫張作霖。張作霖即率領八角臺保險隊250人到新民府接受點編,成立了新民府前路游擊馬隊,任命張作霖為幫辦(副營長),張作霖從此結束綠林生涯,成為了清廷軍官。后來,曾任民國陸海軍大元帥,是中國當時的實際統(tǒng)治者。張作霖從草莽英雄逐步成為中國最高統(tǒng)治者,是從新民府知府增韞的招安開始的,新民“信和店”店主、官階五品的劉殿選是張作霖接受招安的引薦人和擔保人。新民“信和店”是張作霖走上政治舞臺的起點。
張學良是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他的孩提和少年時代也是在“信和店”度過的。新民的生活經(jīng)歷在張學良一生中留下深刻烙印,以至于他在耄耋之年也每每談起新民?!盎使猛褪录敝螅瑥垖W良繼任為東北保安軍總司令,成為少帥和“東北王”,他拒絕日本人的拉攏,堅持“東北易幟”,避免中國分裂,發(fā)動西安事變,為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解放做出了貢獻。張氏父子在“信和店”的十余年生活是他們人生重要的生活片斷。在電視劇《少帥》中也有提起張學良在新民的那段歷史。
搶救保護
考察工作全部就緒后,新民市文物管理所向市人才辦回復了“張氏父子”居住地遺址確認函。人才辦積極籌集資金,提出在遺址處樹標立碑。2016年5月10日上午9時順利舉行揭幕儀式。儀式上共有四項議程:第一項議程由新民市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樹義致辭;第二項議程由人才辦吳權印主任、沈陽大學劉福安老師、文體局陳樹義局長、文物管理所宋長新所長為“張氏父子”居住地標識碑揭幕;第三項議程由文物管理所所長宋長新解讀碑文;第四項議程互贈紀念品,市委組織部、人才辦向劉福安老師贈送《天南地北新民人》全套三卷,劉福安老師向新民市委組織部、人才辦回贈他的傳記《年輪》。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文物工作“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皬埵细缸印本幼〉亟夷粌x式是新民市迅速落實習總書記講話的實際行動。保護“張氏父子”居住地遺址,對新民作為歷史名鎮(zhèn),連通歷史文脈,具有一定文化價值,也是新民市大文化建設的又一個新成果。
 
服務旅游
“張氏父子”在新民歷史遺跡的發(fā)掘和保護,服務當?shù)匚幕糜问聵I(yè),是新民市創(chuàng)新人才工作的一次成功探索,是對新民文化旅游工程中“新民故事”章節(jié)的重要補充。
新民歷史悠久,文化土壤厚重,旅游資源豐富。古往今來,新民人不圄現(xiàn)狀,敢于奮斗,勇往直前。近現(xiàn)代史上陳獨秀、張作霖、張學良、增韞、陳衍庶、彭相亭、高振鵬、孫銘九都在新民的土地上留下了歷史痕跡。新中國成立后,一大批英杰才俊走出新民,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據(jù)新民市委組織部、人才辦編輯《天南地北新民人》時的統(tǒng)計,有新民籍兩院院士5人,少將以上將軍23人,趙忠賢、吳咸中、李靖等科學家馳名海內外。新民的名人資源屬于新民文化符號的重要范疇,是以移民文化為主要特征的新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新民市人才工作辦公室正和文化旅游部門密切配合,整理挖掘“陳獨秀與新民”“相亭學校”“孫銘九在西安參加兵諫”“小鳳仙與增韞”“空戰(zhàn)英雄李桂丹”等一批歷史人物和史實,努力為新民的“大文化”“大人才”建設做出新貢獻。
 
 
| 人民網(wǎng) | 新華網(wǎng) | 央視網(wǎng)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wǎng) | 求是網(wǎng) | 學習強國 | 中組織部12380舉報網(wǎng)站 | 遼寧紀檢監(jiān)察網(wǎng) | 北國網(wǎng) | 北京組工網(wǎng) | 上?;鶎狱h建網(wǎng) | 長白山先鋒網(wǎng) | 龍江先鋒網(wǎng) | 數(shù)字平臺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工作人員
遼ICP備2021003851號-2 遼公網(wǎng)安備21010202000803
地址:沈陽市和平區(qū)南五馬路228號(遼寧黨刊大廈)電話:024-23128410 Email:lndangjian@126.com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4-2024 遼寧黨建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