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南
習近平總書記的“七一”重要講話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理論,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的政治原則、政治立場和政治站位,從大歷史觀、大黨史觀出發(fā),全面地總結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百年奮斗的輝煌歷程,深刻地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滿懷信心地展望了中國共產黨依靠中國人民頑強拼搏、艱苦奮斗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習近平總書記的“七一”重要講話主題集中,總攬全局,氣勢磅礴,博大精深,從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和未來邏輯相結合的高度,精辟地概括了百年黨史就是黨為了人民利益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歷史,是黨為了人民利益篳路藍縷、奠基立業(yè)的歷史,是黨為了人民利益不畏強敵、不懼風險去創(chuàng)造輝煌開辟未來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的“七一”重要講話是一篇充分彰顯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和優(yōu)良作風,體現以人民為中心、堅守人民情懷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
人民情懷源于對黨與人民關系的科學認識
“堅守人民情懷,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一句話。人民情懷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關于人民主體性以及共產黨與人民是休戚與共、生死相依關系的一種政治情懷,是始終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政治態(tài)度,將人民放在至高無上地位以及對民生民情民心深切關懷、對人民有著深情厚誼的一種思想情懷,也是始終堅持執(zhí)政為民、造福于民并在實際生活中體現出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一種工作情懷。人民情懷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始終不渝地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根本價值追求,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初心使命、理想信念、價值追求以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本質上是一種熱愛人民、關懷人民、造福于民、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竭誠奉獻而達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馬克思主義情懷。
人民情懷既不是天然形成的,也不是主觀自生的,而是在黨與人民關系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以及在科學地認識這種關系中形成的。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的關系是黨成立以來就開始形成和不斷發(fā)展著的關系,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的關系在中國各種政治關系、社會關系中都處于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關系狀態(tài)中,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的關系狀況直接決定和影響著其他各種政治關系和社會關系,關系黨的執(zhí)政形象、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狀況,也關系人民對黨的信任、擁護和支持狀況。在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下,由于資本支配著全部的政治關系和社會關系,資產階級政黨是資產階級利益集團的代表,因此,資產階級政黨與人民的關系是對立的關系。
與資產階級政黨和人民的關系處于對立狀態(tài)根本不同的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的關系決不是可以分割開來、對立起來的關系,而是心心相印、血肉相連、休戚與共、生死相依的關系。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國共產黨從成立那天起,就將深刻改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以及深刻改變世界發(fā)展的趨勢和格局作為首要任務,贏得了中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和堅決支持。實踐證明,能否始終站穩(wěn)人民立場,能否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能否切實地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區(qū)分馬克思主義政黨與資產階級政黨的根本標尺,是區(qū)分真假馬克思主義的試金石。
人民情懷源于對黨的初心使命的不懈踐行
人民情懷既通過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理念、政黨文化和精神風貌表現出來,又在中國共產黨始終將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自己奮斗目標的實踐中表現出來。人民情懷決不是一種抽象空洞脫離實際、脫離民眾生活的悲天憫人的主觀情懷,而是在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民生作為最大政治和最大工程,將各項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緊緊圍繞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為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砥礪奮進中體現出來的工作情懷,人民情懷是主觀與客觀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知行合一過程。
人民情懷是為黨的初心使命而艱苦奮斗的情懷,是黨之所以贏得人民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的力量之源。牢記和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是貫穿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的一條紅線。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小小紅船到東方巨輪,從興業(yè)路到復興路,中國共產黨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斗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這是中國共產黨順應歷史潮流而贏得人心、贏得勝利的奧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回顧黨的歷史,為什么我們黨在那么弱小的情況下能夠逐步發(fā)展壯大起來,在腥風血雨中能夠一次次絕境重生,在攻堅克難中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處于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義無反顧向著這個目標前進,從而贏得了人民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
人民情懷在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建黨精神中得到充分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提煉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建黨精神,就是“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之源。偉大建黨精神,既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文化之精粹和政黨政治的價值體系,是中國共產黨進行政治動員和實現政治目標的偉大精神旗幟,又是推動社會變革和促進社會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鮮明政治品格和實踐宗旨。正是通過牢記和踐行偉大建黨精神,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創(chuàng)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新的歷史發(fā)展階段,在新的征程上,全黨更要繼承發(fā)揚光大偉大建黨精神,砥礪初心使命,為人民利益而頑強拼搏和不懈奮斗。
人民情懷源于對治黨強黨的堅強決心
人民情懷是在黨為人民利益而奮斗,體現黨的先進性和創(chuàng)造性中表現出來的,是在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不斷完善黨的領導同向發(fā)力、齊頭并進中體現出來的。堅守人民情懷,就必須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定不移地走從嚴治黨、質量強黨之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
人民情懷建立在政治定力、政治信念和政治考驗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yōu)異的答卷。現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是接近民族復興越不會一帆風順,越充滿風險挑戰(zhàn)乃至驚濤駭浪,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這些都對黨的領導力、凝聚力、組織力、戰(zhàn)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都需要在堅守人民情懷,緊緊依靠人民中獲取強大動力。
堅守人民情懷,必須堅持從嚴治黨、質量強黨,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著力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做到管黨有方、治黨有力、建黨有效,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政黨。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越是長期執(zhí)政,越不能丟掉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色,越不能忘記黨的初心使命,越不能喪失自我革命精神。黨員干部都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偉大號召,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繼續(xù)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ㄗ髡邽樘K州大學特聘教授、蘇州基層黨建研究所副所長、蘇州大學東吳智庫首席專家)
【責任編輯:樹林】